您的位置:首页 > 旅游景点旅游景点
探秘中国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——地质奇观的史诗长廊
2025-07-23人已围观
探秘中国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——地质奇观的史诗长廊
地质公园概况
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这处世界级地质公园,总面积维持在1343平方千米左右,由九大特色园区共同构成:达里诺尔火山群、青山花岗岩臼、阿斯哈图石林、浑善达克沙地、西拉木伦峡谷、热水塘温泉、黄岗梁冰川遗迹、平顶山冰斗群以及乌兰布统过渡带。这里的景观堪称地质教科书:第四纪冰川遗迹与花岗岩石林并肩而立,岩臼地貌与高原湖泊相互映照,更分布着火山锥群、沙漠草原、温泉湿地等多样景观。
花岗岩石林罕见地呈现层状构造,沿大兴安岭北大山山脊带状分布;花岗岩岩臼形如杯盘桶鼓,堪称地质雕琢的精品;达里湖则因西拉木伦断裂带与玄武岩堰塞双重作用,形成内陆湖奇观;其西北部的达利诺尔火山群完整保存着120余座形态各异的火山锥,成为我国东部火山地貌的典型样本。
核心园区深度解读
阿斯哈图石林——花岗岩的冰雪传奇
蒙古语中"险峻的岩石"之意,在海拔1700米山脊延伸25.7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展现着世界罕见的层状花岗岩石林。其形成历经三大地质演变:
岩浆破土(1.5亿年前晚侏罗世)
花岗岩经多次地壳抬升,最终出露于二级夷平面
冰川塑形
第四纪冰川通过刨蚀作用,系统性塑造出冰斗、角峰等初始地貌
冰川剪切力诱发水平节理,奠定石林雏形
风化定妆
寒冻风化持续改造,形成棱角分明的石墙石柱
显著的风蚀差异造就单面凹凸的独特形态
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四大景区与三处核心区,游客中心提供全方位导览服务。
青山岩臼——大自然的雕花作坊
37.13平方公里的园区内,1亿年风蚀造就千余岩臼奇观。"九缸十八锅"岩臼群呈现圆形、椭圆及半圆形态,规模冠绝全球:
花岗岩晶洞经温差冻融持续扩大
凹坑内水力风力协同作用
风化物搬运促使坑体加深
其中晚期岩臼因侧蚀连通或裂隙溶蚀逐步解体,展现地貌生命周期。
达里诺尔生态秘境
645平方公里园区集成多重景观:
达里湖:内蒙古第二大内陆湖,天鹅迁徙驿站
耗来河:宽仅数米的世界最窄河流
火山群:120座火山锥构成的立体火山博物馆
文化层:砧子山岩画与金长城遗址镶嵌其中
特色园区巡礼
康养圣地:热水温泉
清康熙大帝曾在此沐浴疗养,"康熙浴井"至今犹存。83℃温泉富含47种微量元素,对消化系统与运动机能具备显著促进恢复效果。热水区每昼夜单井涌水量高达2592吨,医疗价值突出。
冰川宝库:黄岗梁
以2036米主峰为核心的113平方公里保护区:
完整保存多期冰川槽谷遗迹
蒙古/华北/东北植物区系在此交汇
40余种野生动物栖息地
冰斗矩阵:平顶山
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美的第四纪冰斗群,为北方冰川研究提供关键实证。
沙地奇观:浑善达克
固定沙丘与甸子地相间分布,链状沙垄与新月沙丘在1300米高原延伸,构成特殊沉积景观。
水系源头:乌兰布统
作为滦河与西拉木伦河重要发源地,吐力根河与乌兰公河在此孕育而生。
大地裂痕:西拉沐沦大峡谷
340公里长的深大断裂带纵贯东西,50公里宽谷地蕴藏丰富水能资源。潢水奔腾汇聚50余支流,形成水电开发黄金走廊。
地质博览中枢
2007年落成的博物馆以花岗岩石林为设计蓝本,8105平方米展陈空间包含:
地质遗迹数字沙盘
4D动态演示系统
古生物化石长廊
民族文化遗产展区
广场微缩地质公园全境沙盘,主碑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150:1等比复刻。
全景探索路线
路线1: 经棚→西拉沐沦河谷→百岔河岩画→关东车峰林
路线2: 经棚→303国道→达里湖→火山群观景→沙地暮色
路线3: 达里度假村→耗来河→砧子山岩画→金长城遗址
路线4: 达里→贡格尔草原→白音敖包云杉→月亮湖木屋
路线5: 星星塔拉→黄岗梁→石门电站→冰川终碛堤
路线6: 黄岗梁→阿斯哈图石林→金长城远眺→白桦林海
路线7: 热水镇→平顶山冰斗→乌兰布统古战场→潢源探秘
路线8: 经棚→306国道→青山冰臼群→黄土剖面考察
路线9: 经棚博物馆→民族工艺体验→地质图集鉴赏
自然本底特征
地理位置
地处北纬42-44度、东经116-118度交汇带,蒙古高原与燕山山脉的过渡区域。
气候系统
中温带季风气候塑造四大生态分区:
半湿润牧业区
半干旱牧业区
半湿润林业区
半干旱农业区
水文网络
外流(西拉沐沦/滦河)与内流(60余湖泊)双水系并存。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四类,温泉资源集中于热水构造带。
地质基底
三大地貌单元(大兴安岭/燕山/浑善达克)在此碰撞,形成:
水平-垂直节理协同的花岗岩演化机制
火山群与玄武岩台地共生的立体景观
古人类活动遗迹与地质过程交织的时空档案
历史里程碑
2005: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
2007:正式揭碑开园
2009/2013: 连续通过国际评估认证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