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旅游景点旅游景点

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览(截至2025年)

2025-07-22人已围观

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览(截至2025年)

划重点:中国以60项世界遗产稳居全球首位,其中文化遗产41项、自然遗产15项、双重遗产4项,跨国遗产1项,无濒危或除名项目。以下是按地域与历史价值梳理的核心名录:

华北与东北地区

明清故宫(北京/沈阳)

北京故宫:全球现存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(占地72万㎡),1987年首批入选。

沈阳故宫:清王朝发源地见证(占地6万㎡),2004年扩展列入。

长城(横跨15省)

始建于春秋战国,总长超2万公里。八达岭、山海关、嘉峪关为代表性段落,1987年以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典范入选。

周口店北京人遗址(北京)

保存50万年前猿人化石与生活遗迹,1987年成为亚洲古人类研究的关键实证。

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(河北)

清代皇家园林与汉藏蒙多元宗教建筑融合之作,1994年列入。

元上都遗址(内蒙古)

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典范,2012年入选。

华东与华中地区

曲阜孔庙、孔林、孔府(山东曲阜)

儒家思想圣地,孔子嫡系后裔居所,1994年以“东方文化精神象征”入选。

苏州古典园林(江苏)

宋至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巅峰代表,拙政园等9座园林1997年起分批列入。

皖南古村落(安徽西递、宏村)

明清徽商聚落活化石,完整保存宗祠、水圳系统,2000年入选。

杭州西湖文化景观(浙江)

“天人合一”的东方山水美学典范,2011年成为我国首个湖泊类文化遗产。

殷墟遗址(河南安阳)

商代晚期都城,甲骨文与青铜器印证中国信史开端,2006年列入。

西南与西北地区

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(西藏)

包含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罗布林卡,1994年以藏传佛教中心入选。

丽江古城(云南)

纳西族茶马古道重镇,800年历史的活态民居博物馆,1997年列入。

大足石刻(重庆)

晚唐至宋代世俗化石窟艺术代表,宝顶山《轮回经变图》举世罕见,1999年入选。

丝绸之路:长安-天山廊道(河南/陕西/甘肃/新疆)

全长5000公里的东西文明交流动脉,2014年与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成功。

西夏陵(宁夏银川)

2025年新增!西夏王朝(1038-1227年)帝陵遗址群,见证丝路多元文明碰撞。

华南与港澳台地区

福建土楼(永定、南靖)

客家聚居的圆形堡垒式民居,2008年以“东方血缘伦理载体”入选。

澳门历史城区

22处葡式建筑与中式庙宇共存的“中西对话标本”,2005年列入。

鼓浪屿:历史国际社区(福建厦门)

近代通商口岸的文化融合见证,2017年入选。

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(福建)

2021年新增!涵盖码头、清真寺等22处遗迹,实证东方大港的全球贸易网络。

双重遗产(自然+文化)

泰山(山东,1987年首批)

帝王封禅圣地与独特地质景观结合,开创双重遗产先例。

黄山(安徽,1990年)

“五绝”奇景(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)与道教文化共生。

峨眉山-乐山大佛(四川,1996年)

普贤道场与71米唐代摩崖造像的完美共生。

武夷山(福建/江西,1999年)

朱子理学发源地与丹霞地貌生态区。

数据点睛:

时间跨度:从50万年前的周口店遗址到2025年的西夏陵,中国遗产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。

保护力度:莫高窟划定核心区233.92平方公里,长城设置多级缓冲区(如嘉峪关缓冲区达3319.9公顷),系统性维护原真性。

全球对比:中国文化遗产数量(41项)远超意大利(第二,29项),自然遗产(15项)居世界第一。

注:本文严格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名录及中国政府公开数据整理,完整名单可参考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权威发布。

随机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