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旅游景点旅游景点
探秘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:亿年火山与海岸地貌的天然课堂
2025-07-18人已围观
探秘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:亿年火山与海岸地貌的天然课堂
深圳唯一国家级地质公园——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,坐落于珠三角东南部的深圳市东部,总面积达150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高达98%。作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典型代表,它东临大亚湾(与惠州接壤),西接大鹏湾,南濒南海,距香港平洲仅3.7公里。2005年9月,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其成立,成为深圳地质景观的“独苗”。
一、地貌格局:山海交融的“113”体系
公园以七娘山为主体,形成“一核”(地质遗迹核心区)、“一带”(滨海景观带)、“三点”(旅游接待点、地质资源点、景观资源点)的布局。地形梯度鲜明,自海洋向高山依次分布海底、滨海沙滩、泻湖平原、冲积台地、丘陵及低山区。其中丘陵占比最高,七座山峰层峦叠嶂,临海陡立,塑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地貌画卷。
二、地质特色:火山与海岸的时空交响
中生代火山遗迹:
1.45亿—1.35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,太平洋板块俯冲触发多次火山喷发,形成国内罕见的侏罗纪火山穹丘。岩相划分为爆发相、溢流相、侵出相等7类,岩石类型涵盖流纹岩、凝灰岩、集块岩等,堪称“火山岩石教科书”。
海岸地貌博物馆:
2万—1万年前海浪侵蚀塑造了完整的岬湾式海岸,囊括海蚀崖、海蚀柱、海蚀拱桥等类型。典型代表包括:
鹿咀悬崖秘境:深圳最险峻海蚀崖,电影《美人鱼》取景地,崖底洞穴群幽深神秘。
东涌海蚀拱桥:华南罕见的断层与火山岩结合体。
红排角蜂窝岩:退潮后显露的红色火山岩,孔洞密布如“凝固岩浆”。
此外,18处沙滩与火山岩巨砾滩(砾径超30厘米)共同构成独特海积景观。
三、核心景区:地质奇观与生态宝库
海石奇观景区(17.39 km2):
里亚式海岸地貌全覆盖,海蚀崖、海蚀洞密集分布,巨砾滩与沙坝并存。
步溪杨梅景区(10.74 km2):
火山遗迹集中区,可见石泡构造、熔岩球等地质现象,高岭古村增添人文色彩。
鹿嘴观潮景区(10.74 km2):
大雁顶古火山与鹿咀海蚀地貌共生,崖壁观潮气势磅礴。
穹丘行旅区(10.46 km2):
包含七娘山主峰、溪流景观及地质公园博物馆。博物馆建筑面积5410平方米,设6大展厅(地球探秘、矿物宝石等)及3D影院,循环播放44部科普影片,复原海蚀洞、火山喷发等10余处场景。
古生物化石景区(0.61 km2):
早侏罗世本内苏铁化石埋藏地,灰黑色粉砂岩中蕨类化石丰富,为研究中生代古环境提供关键依据。
生态亮点:98%森林覆盖率孕育1228种维管植物(含66种珍稀物种如紫纹兜兰、土沉香),222种陆生脊椎动物中包括中华穿山甲、小灵猫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香港瘰螈的发现更印证了此地水质纯净。
四、游览指南:免费开放的科普天堂
开放时间:
公园:6:00–16:00(登山科考线15:00后禁入)。
博物馆:周二–周五 9:30–16:30;周末/节假日 9:30–17:00(周一闭馆)。
门票费用:全程免费(含博物馆)。
交通路线:
公交:M423路至“国家地质公园站”。
自驾:导航“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”,需通过“深圳交警”公众号预约通行。
登山推荐:
主峰科考线(3.3公里):登顶七娘山(海拔869米),全程约5小时,需备登山杖、防滑鞋。
鹿雁科考线(3.6公里):串联古火山地貌与海岸风光,设91处科普解说牌。
五、荣誉与科教:自然教育的标杆
公园获评“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”“广东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等称号。依托博物馆与科考路线,年均开展“地质一日研学营”“矿物知多少”等50余场活动,其中“我做一日护林员”被评为深圳自然教育优秀样板。相较于传统课堂,这里以沉浸式体验将亿年地质史诗转化为鲜活科普教材,真正实现“行走的课堂”。
地址: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地质公园路1号。
上一篇:关中八惠:八大灌渠润泽三秦大地
下一篇:返回列表